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信息 > 信息详情 > 返回
中澳自贸协定签订 中国奶业是悄然衰落?还是火中重生?
2014-11-18 16:53:17 美事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到:

    2014年11月17日,注定是个让人难忘的日子。APEC结束数日后,心中那抹挥之不去的湛蓝重返北京。然而伴随二度回返的蓝天,中国与澳大利亚实质性结束自贸协定的谈判,让奶业的业内人士始料不及。澳大利亚牛奶等四年内有望免关税进入中国市场,诸多对类似新西兰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保障”限制也将取消。面对即将来自成熟奶业市场的滚滚巨浪,刚刚启航的中国奶业是悄然衰落?还是火中重生?这个问题,估计每个业者都在思考。

 

(小标题)消费者:欢呼声响起

 

在消息发布几个小时后,腾讯新闻已经有了“中国人将吃到免税澳洲龙虾牛奶”的新闻推送。这种喜悦,无论业者作何评价,都已经成为客观现实。

 

换个角度也很容易理解。在我们都抱怨汽油价格高启的时候,我们常常提及的参照市场是美国的汽油价格。我们挂在嘴边的抱怨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支付如此高的油价?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去愤愤不平。

 

然后,回到牛奶和奶制品市场上,我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疑问是,凭什么我们要支付比国外的市场价格高很多的价格,还不能够买到和国外一样令人放心的牛奶和奶制品。我们在这个疑问面前,除了举起“民族主义”和“中国特色”大旗,没有什么掷地有声的回答。

 

国家给了这个行业至少十年的发展时间,但是除了一潮又一潮的资本魔术,一波又一波的奶业神话,一轮又一轮的营销游戏外,我们有没有做到可以让我们的消费者闭着眼、拿起我们的奶一饮而尽?每位业者心里都有那个不好意思说出口的答案。

 

如果我们换位于庙堂之上,望着百姓渴望的眼神,再看看这个行业的十年作为,把牛奶和奶制品列入自贸协定的决定就不是那么费解了。国家利益不是一个行业的利益,让消费者支付更合理的价格,获取更加安全和健康的食物。这个决定,站在消费者角度,除了欢呼声,不会有其它的声音。

 

(小标题)行业:强制“体检”

 

2014年11月8日,《北京晨报》刊登了一篇前任驻新西兰大使陈明明先生的回忆文章。回忆了2008年中新签订自贸协定的艰辛历程。里面有这样一段描述,“刚开始谈判的时候,中新两国都有很多人认为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怀疑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成果。比如国内有些人认为,两国自贸协议谈成以后,会对国内奶农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而当时国内的现实是,中国奶业满足不了国人的需求,后来的事实证明,来自新西兰的奶粉确实填补了国内刚需。同时,新西兰奶粉的进入,推动和促进了国内奶牛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升级发展。”

 

这篇文章招致了业内人士对大清政府的回忆,以及声讨“叛徒”声后的义愤填膺。

 

而骂声四起的时候,大家可能忘了2008年的那个秋天。大头娃娃和三聚氰胺几乎摧毁整个国家的奶瓶子。如果没有新西兰奶粉冲击,中国奶业业者或许还要继续闭门造车,坐井观天。把自欺欺人的游戏,玩的更加走火入魔。无法在数量上自给自足,也无法在质量上满足消费者期待,既受制于土地承载力限制,又受制于行业起点低。基于这个现状,选择一个战略上对中国没有威胁的国家培养长期伙伴关系,国家做了一件可以经得住历史推敲的事情。

 

然后,自2008年起,6年过去了,国家等了6年,消费者也等了6年,奶业的进步等来了什么?

 

等来了我们的生鲜奶价格保持在世界发达奶业国家奶价两倍水平上的时候,还有“没挣到钱”的抱怨声,以及对奶价还需再继续攀高的呼声。

 

等来了我们的产品除了一遍又一遍的换马甲,不断地用自己新的“品牌”更新自己旧的“品牌”的路数自我淘汰,用营销策略刺激市场。

 

等来了我们的生态失衡,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不是谁关注或谁不关注的问题,也不是如何关注、从哪个角度关注的问题,而是一个会不会断子绝孙的问题,或者是一个会不会被业外人士咒骂我们断子绝孙的问题。

 

保守估计,我们在6年中扔进去了至少几百亿。

 

但是,我们等来的行业进步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个是量,数量。

 

这个毋庸置疑,中国速度在这里体现得“尽善尽美”。铺天盖地的项目,让人轻易地回忆起“大跃进”时代。“你大,我比你更大”的游戏愈演愈烈,终于“演”到了《人民日报》 (见2014年11月16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万头牧场” 该不该?——中国奶业发展方式调查》 )。粪污消纳土地不配套,管理方式滞后,以及疫病防控手段,人才培养、饲料饲草配套种植等等可持续性问题......

 

每个人都在说,每个人都在议,但是每个人都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

 

下一个还是量,质量。

 

这个也毋庸置疑,在追求中国速度的同时,对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文化传统也要泰然处之。牧场的建设质量、牧场的运营质量、牧场的管理质量,这些从硬件到软件,“从肉体到灵魂”的东西,我们在行业即将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历史关头,到底积累了哪些有质量的东西?

 

在风头正劲的IT大鳄携资本市场的潇洒身影,宣布将掷数十亿元人民币牵手某著名企业的畜牧公司进军养牛领域的时候,那段著名的话令人难忘,就是这是资本和技术的一次最佳融合。作为熟悉那些牧场的业内人士,非常好奇的是,那是些什么技术?说出来看看。

 

今天,在中澳自贸协定谈判结束之际,中国奶业的全产业链,看来都需要自发地强制自己完成一次“体检”了。哪怕就是有恶性肿瘤,现在只要能在这次“体检“中查出来,就还有救儿,只有对症下药,就有活下去的可能。如果不愿意体检,那就带着嘴角的傻笑,等着悄然来临的衰落吧。国家够仗义了,又给留了4年时间才彻底放开关税。加上之前自2008年起的6年,一共给了奶业10年的机会,给了每个人10年的机会。

 

悄然衰落?还是火中重生?这是行业每个链条,每个环节,每个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小标题)冬天里锤炼品质 效率中找回春天

 

在前不久举行的IFCN(国际牧场联盟,又译“国际农场比较网络组织”)的会议上,三位国际专家详解了牧场效率的评估手段,并将中国奶业的综合表现与世界各国进行了横向对比。一位勇敢走进大型牧场的资深投资人,感慨地针对即将来临的“寒冬”分享了近半个小时的肺腑之言。关注效率,贯穿始终。

 

在《中国经营报》的另一篇文章(原文标题 《乳企自建牧场被指形象工程 投资长回报慢》 )中,对投资回报的关注是文章的主线。但是,唯一没有探究的是,他们为什么挣不到钱?为什么回报慢?他们本来是占尽资金、平台、人力、政策一应尽有的先发优势的,但是,无视科学发展规律,无视成熟市场经验,无视品质,无视效率,却在每天翻新“打造”的口号中,把资本市场的钱,把国家的钱,变成了一座座现在认为是“投资长回报慢”的“形象工程”。

 

中澳自贸协定的公布,给消费者带来了好消息,也给从业者带来了噩耗。一直靠“政策奶”、“民族奶”、“保护奶”存留下来、“发展”起来的企业需要在效率上好好下功夫了。既不能让大家闭着眼喝下你的奶,又不能把价格结构及时调整,而是反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呼喊着民族主义却意在保护主义,那么今天,需要醒醒了,没有品质,没有效率,就不会再有明天。

 

农业的发展遵循的朴素原理就是地里的庄稼,看的就是你抗旱涝、抗倒伏的基因能力,优胜劣汰。在经济全球化的微时代(指以微信和微博为重要讯息传播途径的时代),中国奶业的出路只有一个:在冬天里锤炼品质,在效率中找回春天。

 

俗话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奶业洗牌的时代估计快掀开序幕了,最终的舞台,一定是有地头蛇的舞台的,甚至于是地头蛇主导的舞台。但是,要压过跃跃欲试的强龙,地头蛇一定要自强。

阅读:278
发布于:山东省济南市